找到相关内容203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即”之分析----简别佛教“同一性”哲学诸型态

    三种意义。(注1)第一、“相合”之“即”:四明知礼认为这是空宗, 也就是龙树中观学派所代表的立埸。如依空宗,《般若心经》“色即空,空即色”这句话中之“即”字便透过两个东西合在一起来了解。第二、“...因此,龙树在解释“色即空,空即色”这句话时,所采取的比较是平面的作法。四明知礼用“相合”这句话来形容龙树或空宗的“即”的意义是非常恰当的。因“即”在龙树的解释里,就好像两个东西合在一块。龙树是要强...

    陈荣灼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1845353.html
  • 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

    、病、死」、「 生、住、異、滅」、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」,這些術語即顯示此種 現象,而且物質總是占據一定的空間,以上占同一空 間是不可能,這就是「質礙」。 ...種。 ()蘊、處、界、各論 (1)五蘊(五陰、五眾) 「蘊」(skandha, khandha) 舊譯為陰或眾,具積聚之義, 從個人的身、...

    張瑞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546887.html
  • 从中观的谛中道到后中观的台贤宗思想对立

    无遗,如实相论中的即假即空即中之圆融无碍(而非印顺法师所云谛中道的“缘起与性空交融无碍”),缘起论中的(四明知礼所云)“当体全是(即)”意味的“同理随缘”(而非山外派所主张的“相合”意味的“别理...主张了。四明知礼专就“即”字分辨天台本家的“圆理随缘”与承继华严性起论的山外派“别理随缘”,谓对方所说的“即”只是“相合”或“背面相翻”之即,非本家不离最胜义不二法门所坚持著的“当体全是”之即。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1647154.html
  • 晚明〈不迁论〉的诤辩研究─诸家的意见与空印镇澄的答辩(1)

    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”的经文,即其“良证”。然而,镇澄根本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。2.镇澄对此意见的再反驳 镇澄先就香炉、花瓶,藉询问傍立童子的分别辨认,以及童子的坚持不可将之名互换,批驳一幻...和思想模式,前节已讨过,至于幻有的观点又如何呢? 据目前收在。《嘉兴藏》的资料来看(注34) ,在《龙幻有禅师语录》的卷十二,是《驳语》;卷十三则包括《性住释》和《不迁题旨》种,皆为重要著作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5051616.html
  • 部分佛教名词解释

    次(Realms)中可有分别,似如不同之,但至细微之高度境界中则心即是气,气极是心;如空与色在凡夫界为截然之,而在高度境界中则空色不二矣。于“心”得自在即是于“空性”得自在;于“气分”得自在则...二月之诤:月称与月官在那烂陀寺辩论八年之久,仍无确定之结论。其他诸师之争辩更多如恒沙,难以枚举矣。此问题,由现证空性之密勒日巴看来,则根本不成其问题,因派之结果根本相同故。此偈:“当下一念显空性,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1953765.html
  • 明末四大师禅净观比较--以莲池袾宏为中心

    得信力,未见道故,名事一心也。"[8]此事一心不乱唯得到信力成就,只能伏住烦恼,还不能破除烦恼,所以是有定而无慧;由体究无间而至理一心不乱,此又分两个阶段:第一,了知能念所念,更非,即在能念的心...不可并施,今日兼修者何?盖兼之义,足蹑两船之兼,则诚为不可。圆通不碍之兼,何不可之有?况禅外无净土,则即土即心,原非也,安得更谓之兼?[19]  显然,中峰明本、天如惟则虽曾说过"修行不许互相兼...

    刘红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2262662.html
  • 朱熹与道家哲学

    《太极图说》篇首无极字,如朱子之所解释,可无疑矣。至于‘无极之真,二五之精,妙合而凝’三语,愚则不能无疑。凡必两而后可以言合,太极与阴阳果乎?其为也果,则方其未合之先各安在耶?朱子终身认理气为,其源盖出于此。”又说:“朱子谓:‘《通书》之言,皆所以发明太极之蕴。’然书中并无一言及于无极,不知果何说也?”【19】日本江户时代的学者贝原益轩更直接了当地说,朱熹因欣赏周敦颐,故为他美言。...

    陈少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5569201.html
  • 蕴处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

    会变化,变坏,如所谓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、「  生、住、异、灭」、「成、住、坏、空」,这些术语即显示此种  现象,而且物质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,以上占同一空  间是不可能,这就是「质碍」。  「...能力的「  六根」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与客观对象之「六境」(色、  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及认识内容之「六识」(眼识、耳识、鼻识  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),共计十八种。  ()蕴、处、界、各论  ...

    张瑞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071290.html
  • 江灿腾:晚明《不迁论》的诤辩研究(1)

    是「法住法位,世间相  常住」的经文,即其「良证」。然而,镇澄根本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  。  2.镇澄对此意见的再反驳  镇澄先就香炉、花瓶,藉询问傍立童子的分别辨认,以及童  子的坚持不可将...线索,是他在《不迁论辩解》完稿后,曾请真实居士冯  梦祯写〈题辞〉(注52) ,另外晚明四大师中的云栖祩宏和紫柏真可  人,亦应邀在文末各撰一短篇〈跋文〉(注53) 。而镇澄在著作中,则  留有篇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4173399.html
  • 从观心评天台山家山外之论争

    依知礼的看法,圆教教理须谈「性具」(理具),否则随缘与不随缘皆属别教义,且认为天台与别家之不同,在于性具恶,即理毒性恶,如《十不二门指要钞》云:   应知今家明即永异诸师,以非相合,及非背面相翻,直...大正46·707上中)。   此即透过性恶来显示天台与他家「即」义之不同,依知礼的看法,自家的「即」义,是当体即是,非相合,非背面相翻。此当体即是,是烦恼生死既是修恶,而其全体即是性恶,故不须断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181706.html